010-80880001
400-657-9090

山西集中供暖三问

来源:山西日报      发布日期:2012-10-18

  供暖季来临,记者连线山西省北部大同、朔州、忻州、太原有关部门和供暖企业

  又一股冷空气来袭,我国北部地区气温下降10摄氏度左右,冬的脚步匆匆逼近山西北部城市,供暖成为当前这些城市最为紧迫的民生问题。那么,各地集中供暖准备情况怎么样?

  一问能不能如期供暖

  新增面积多,工程任务重,各地紧锣密鼓全力加以保障

  太原:提前1天确保供暖

  太原热力公司今冬总供热面积将达到6000多万平方米,约占太原市总供热面积的一半以上。

  连日来,省城大街小巷路口,热力施工蓝色围档纷纷竖起又落下,热力建设施工如火如荼。太原市热力公司办公室副主任李锋告诉记者,为了落实省、市政府提出的“太原市清洁环保型(绿色)供热全覆盖”目标,太原热力公司工程建设今年全年投资近10亿元,扩网总面积超过900万平方米,是近年来投资最大的一年,也是新增供热面积最多的一年。今年计划建站112座,重点解决14个城中村和9个困难小区的供热问题,拆除小锅炉220余座,扩网总面积占原来总供热面积的20%,建设任务十分艰巨。供暖期临近,公司员工和施工人员白天黑夜连轴转,全力以赴确保省城10月31日提前1天集中供暖。

  大同:新技术提升供热能力

  作为山西最北端的中心城市,大同冬季寒冷、漫长,采暖期从当年10月25日至次年4月10日为5个半月,也可根据天气变化,经过市政府批准提前或推后供暖,实行弹性供暖。目前大同市主城区和御东新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面积达到4300万平方米。

  大同市2009年就实现了主城区和御东新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100%全覆盖,2011年新引进的全国领先的基于吸收式换热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新技术,可以在不增加总燃煤量和不减少发电量的前提下,提高电厂供热能力49%。近两年来大同保障房面积迅速增加,那么,新增保障房面积能不能保障供暖呢?

  据大同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孟爱军介绍,大同市今年新增600万平方米保障房供热任务,新增热源和全国领先的新设备投入运营可以完全保障供热面积。但因为新设备生产周期长,目前厂内机组已经完全到位,厂外机组要进小区78个热力站,目前已经安装完成52台,其他还未完全到位。这并不会影响大同初寒期如期集中供热,而进入到高寒期,设备就能完全到位运行了。新设备第一年运营,难免有适应性调整,到时供热可能会不稳定,一旦出现波动,提请市民理解。

  朔州:热价不变25日供暖

  朔州市住建局城建科供热负责人10月12日介绍,朔州集中供热各项设备检修等准备工作已经完毕,20日试运行,25日正常供暖。供热需煤数目已报市政府,等一两天政府办公会议协调供煤、供暖相关部门和企业最终确定补贴数量和价格。朔州今年热价未变,依然是住宅每平方米每月3.6元,按照建筑面积的70%收取;办公和经营场所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4.8元收取。采暖期5个半月。朔州市中心区有4家集中供热企业,其中热电联产企业1家。

  16日晚,这位供热负责人告诉记者,下午刚开完协调会,与去年相同,已落实补贴煤数量和价格,会议要求近日拉煤入场,确保如期供暖。

  忻州:市长抓供暖

  好天气,好暖气都要要。前些年,忻州一到冬天,城市头顶像扣了一顶黑帽子。经过近3年的努力,上个供暖期,忻州城区82%的供暖面积实现了集中供热,城区冬季供暖期间空气质量大大改善。但快速推进集中供热带来的供热市场相对混乱、大管网集中供热热源不足以及集中供热价格偏低,引发不具备条件的用户争相加入集中供热行列等问题也开始显露。为了将供暖民生工作落到实处,忻州市市长郑连生和忻州市副市长、忻府区委书记武宪堂从夏天开始就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对策、制定规范性文件,建立长效机制。9月初,郑连生市长亲自主持召开500余人参加的城区供热工作动员大会,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冬季群众如期顺利取暖。

  二问供暖企业有什么难题

  热源紧张、成本倒挂、资金困难成为供热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迅速扩张的城市供暖面积和连年上涨的供热成本使得供热企业面临诸多发展和生存难题。

  太原市集中供热热源紧张,稍有热源,很快就被消化了。

  忻州市有关部门算了一笔账,去年供热企业集中供热成本平均达到每平方米每月6.1元,而供热价格还是10年前的每平方米每月2.7元。成本上涨也使一些区域供暖单位和企业陷入供得越多越热,赔得越多的困境,一些供热单位干脆停供,要求纳入集中供热范围。

  这样的例子不惟忻州,去年省城某小区自烧暖气,张贴告示收取每平方米每月10元的采暖费。目前,各市集中供暖采暖费普遍低于成本价。以居民住宅为例,太原市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每月3.6元,大同市按使用面积每平方米每月4.7元,忻州市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每月由2.7元提高到今年的3.3元,虽然调价,但依然无法根本解决供热企业成本倒挂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各地政府采取一手“建”,一手“补”的办法。“建”就是建环保热源项目,运用新技术,增加热源供应;“补”就是补助热源企业,保障热力企业正常运行。

  朔州市“补煤”。每年采暖季,政府协调中煤平朔煤业公司限价为热源企业供煤。今年按照每吨212元调煤,热源企业每吨承担130元,政府每吨补贴82元,总计77万吨煤享受补贴。在朔州,这些天供热企业诸事俱备,眼巴巴盼着政府补贴煤进场。

  尽管有补贴,但供热企业依旧多数难逃亏损运营,政府也背上沉重的“供暖包袱”。忻州市去年冬季取暖市、区各项补贴达1.5亿元,今年虽采取提价等措施,初步估算,补贴仍需1亿元左右。

  资金困难也是供热企业遇到的难题。太原市热力公司今年投资近10亿元,多方筹资成为企业在繁重工程任务之外最头疼和最紧迫的工作。

  三问城市困难群众如何供得起暖

  各地落实采暖救助政策,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热,说到底是一种特殊商品,在当今条件下,既难脱离商品属性,又难脱离公益成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角色需要从烧锅炉转型到建设环保热源、监管供暖企业、保障困难群众上。

  这些天,忻州城区住户和供热单位在缴收暖气费的同时还在做两件事。一件是签合同,住户和供热企业签订供热协议,双方严格按照合同办事;另一件是摸底,每个社区、每个楼宇都在进行冬季取暖困难户的摸底。过去政府针对困难企业的住宅小区进行补贴,但也有住着困难企业住房开着豪华车的住户。今年政府补贴将把不存在取暖困难的住户剔除出去,取暖困难补助由住户提出申请,单元楼长和社区审核,媒体公示,让有限的补助资金真正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

  大同进一步落实供热采暖救助政策。城市低保户每户使用面积在45平方米以内的,供热企业按使用面积每月每平方米3.18元收取费用,上调价格部分由财政、民政和供热企业三方审核后,由市本级和城、矿两区分别按60%和40%负担,市区两级政府直接拨付供热企业。